剛才在FB同大家分享一條DSE試題,希望各位可以試答圖中(d)的一題:

去年香港麥當勞因為用過期肉做食材,結果要銷毀大量食品。這些銷毀的食材的價值又會否計入香港的GDP?

好啦,一看到這條題目,我的答案就是「不計算」,原因是「那些過期肉是入口而來的,所以不會計入香港的GDP」,因為根據最基本的GDP定義:

GDP is a measure of the total value of production of all resident producing units of an economy in a specific period (typically a year or a quarter), before deducting the consumption of fixed capital.

這個原因合理吧,我有看新聞,連「教育人士最愛」的星島日報也這樣報道(如下),過期肉是由上海喜福製造 ,不是「香港居民生產」,當然不用計算在香港的GDP之內。
 
接著我翻到後頁的「標準答案」,發現官方答案同我想的有些不同。

  
標準答案指,「不計算」,而原因可以有兩個:

1) 用Output Approach計,這些銷毀食品無賣出市面,所以不計入生產之內

2)以Expenditure Approach計,因為這些銷毀食品不是「消費」或「投資」之內,所以不計。

甚麼?為甚麼要用這種解釋呢? 這個答案當然不是錯,而是不太直接,或是有點像一些懶學生強將一些定義放在答案一樣。

先簡單講一下甚麼是Output Approach 及 Expenditure Approach。Output Approach亦即是Value Added Approach,計法是將每個生產過程的value added加起來。

Under the production approach, GDP is an aggregate measure of the total value of net output of all resident producing units. Net output is measured by value added,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value of gross output less the value of intermediate consumption (that is the value of goods and services used up in the course of production). Each producing unit works to “add value”. Summation of the value added of all resident producing units gives an aggregate measure of the total output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free of double counting.

例如我假設漢堡包有四個生產過程

=(養牛)=> 牛

 =(切牛)=> 牛肉

=(冷藏)=> 漢堡排

=(煮)=> 漢堡包

在計算時,理論上應該將每個生產而來的產品價值,減去原材料的價值,在上述例子,(漢堡排價值)- (牛肉價值)= 冷藏過程的Value Added,而計算GDP貢獻,就是將上述「養牛」、「切肉」、「冷藏」及「煮」的Value Added加起來。

問題來了,在這個方法之中,甚麼是「銷毀的食品價值」? 在這個方法中的重點不是「產品價值」,而是「生產過帶來的增值」,你問「銷毀的食品價值」在Value Added Approach計不計?從來都大不用計喎!我們只是計「養牛」、「切肉」、「冷藏」及「煮」的價值喎!

如果放到問題之中,現在就是沒有了「煮」的過程(或者以「銷毀」取代了這個生產程序),你問我「銷毀的食品價值」計不計,我真的不懂答你。因為概念上,「銷毀的食品價值」數值上會等如「養牛」、「切肉」、「冷藏」相加的價值,這叫計或是不計? 這樣看來,不計可是一個萬能Key,因為概念上無可能計這個,產品不是生產過程呢。

我看不透。


用Expenditure Approach看就直接得多,因為至少概念是一致。Expenditure Approach就是由凱恩斯的算式推演而來的計法,GDP=C+I+G+NX,要做的就是找出這件產品的價值有否在上述任何一種方式「被消費」。

麥當勞肉,在煮成漢堡包序前,我想可以看成「存貨」,當是Investment的一種。然後在銷毀掉,Inventory會下跌,一來一回Change in Inventory應該是零,所以「銷毀的食品價值」應該沒有計及。

有趣是,我輕輕Google一下,出現這個說法: 

 

這批肉是去年生產的!我當你不是理會「上海不是香港」這個問題,去年生產的東西價值不單今年會不計,如果今年銷毀這會令「存貨減少」,這應該會令GDP減少呢!


我想說的是,為甚麼不可以答「因為是入口,所以不計」呢? 

我想的答案,正是因為題目無提及! 大概是因為「問題無提,可能學生不知道,所以不以此為標準答案」。但如果是這樣,你又何解要將題目強行套入一單新聞之中?又不跟足事實,這不是無端端為考生帶來不必要的思考?

怪不得這麼多學生認為經濟學無趣味。

訂閱本網嘅Substack Newsletter,就可以不定期收到經濟學術及經濟時事討論文章。
Previous article女性學歴愈高就愈唔會生小朋友? 唔一定!
Next article聯儲局「加息」實際上會點加?識睇要睇呢三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