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太早結束症」係我對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嘅中文譯名。研究呢個題目嘅一位頂尖學者Dani Rodrik早前接受我專訪時,就咁樣解釋何謂工業化太早結束:
「太早,係指發展中國家嘅工業化過程見頂時,不論係收入水平或者係工業化嘅程度兩方面,都相對依家富有國家工業化見頂時所達到嘅水平為低。」
Dani Rodrik專訪全文 – Economics Rules 與 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
其實係Marginal Revolution University嘅教材之中,Tyler Cowen亦都有一課係講解「工業化太早結束症」,以下我就會用佢呢個教材黎再同大家討論呢個課題。
Cowen嘅講解係由出口為本嘅增長模式講起,以往主要經濟體嘅經濟發展方法,都係先發展製造工業。係如美國製造業係1970年去到最高峰,當時約四分一勞動人口係直接在製造業工作。製造業嘅一個好處係生產力增長速度較高,而且因為較易出口至其他國家,生產規模較大,令可僱用的人口比佔較高。
同一時間,製造業增長會令政府有更大嘅動力去投資基建,以配合工廠的需求,直接提高經濟增長潛力。而製造業嘅僱主亦較一般服務業,更願意去投資在員工的生產技術之上,亦令人力資本得以提升。
上述兩項,令經濟的生產力及增長潛力同時提升,進而令居民的整體薪酬都同時上升。人工高左,消費力亦得以上升,形成一個中產階層及服務型經濟。這是美國、德國、南韓、日本甚至中國的經濟增長路程。
問題係,上述嘅舊經濟增長模式可能唔會再咁有效推動經濟增長,一個好主要嘅原因係現代製造業可以採用機器為本的自動化生產過程。換言之,製造業唔再需要僱用大量工人,令上述嘅經濟模式難以再出現,咁就對例如非洲嘅發展中國家,帶來一個大疑問。
Cowen指出,現時嘅發展中國家製造業佔勞動人口比例已難超過18%,同主要經濟體歷史上可以達到的四成比例相距甚遠。製造業難以再僱用大量人口,中產階層難以形成,同時服務業亦難以產生同樣高的生產力增長速度,因此現發展中國家可能難以突破貧困的現況。
Rodrik係專訪中亦講到:「依家唔少新興經濟體嘅居民投入城市之後,只可以從事正規經濟以外嘅工作(如小販等),呢個係我最憂慮嘅地方。唔係發展中國家嘅居民無法從科技進步得到好處,而係經濟本身無法創造出大量高生產力嘅職位。」
但在片中Cowen就提出較樂觀嘅睇法,佢認為實際上嘅情況,可能只係未來嘅經濟增長模式與以往嘅截然不同。例如一個可能性,係服務業出口取代製造業出口,一個常見嘅例子係Call Center已經搬到較落後嘅地區,創造就業。但Cowen亦承認,目前無證據顯示服務業出口的就業人口規模,可與製造業出口相題並論。
另一個可能性,是「內貿增長模式」(Internal Trade Growth),例如印度就係透過國內貿易,來推動創新及生產力增長。第三個可能性,係消費主導增長(Consumer-led Growth),利用如手機等消費品去帶動服務業增長;係非洲手機嘅普及就推動不少手機為本嘅金融商貿服務,帶動不少地區嘅經濟增長。
但到底上述三個可能性能否成功取替出口型增長模式,解決「工業化太早結束症」? 咁就需要更多觀察同研究先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