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討論過有關George Akerlof的經典信息不對稱理論 — Lemon Market,今次就講另一個信息不對稱理論 — Moral Hazard。
而以下嘅討論就會參考Marginal Revolution University嘅教材。
今次嘅例子係整車:拎架車去車房修理時,正常而言整車師傅對修理詳情的認知一般會較多,因此就有所謂的信訊不對稱情況出現。
同一時間,作為顧客的你與整車師傅有不同的動機:你會想整車費平啲,而師傅就會想收多啲錢。
在雙方動機出現衝突,而一方的資訊較另一方為多時,持有較多資訊的一方就有動機去誤導甚至欺騙另一方,以求賺取更多利潤,這就是所謂的Moral Hazard(道德風險)的情況。
當然,資訊較少的一方自預期到對家會有詐騙的傾向,這會令他較為抗拒交易。
換言之,Moral Hazard嘅存在,可能令市場交易無法如常運作。
點樣解決Moral Hazard問題? 兩個理想的方法,一係令交易雙方的資訊平等嘅,唔係就可以試令交易雙方的動機一致。
在MRU的第二課上,Tyler Cowen指出網站的評分機制就係其中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方法。
一來,透過不同用家的評分,未來買家就可以對產品有更多資訊,減輕不對稱的情況;二來,在評分機制下其服務水平/產品質素將會與其評分掛勾,而評分又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意。在這個制度下,賣方會較關注買方的滿意程度,亦即其交易動機會傾向更接近買方,藉以舒緩Moral Haz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