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信息不對稱理論,主要討論當不同市場參與者對產品的認知及所得的資訊不同時,市場運作可能因而失效的情況。

Back
Next

逆向選擇的例子

Youtube在2018年1月16日公佈新的廣告收入分派政策,所有頻道都要先有1000名訂戶及在過去12個月錄得4000小時的總收看時數,才有資格分派廣告收入。

這個新政策的用意是要回應廣告商的投訴,因為多個大型廣告商投訴其廣告出現在極瑞組織甚至恐怖分子的短片之前,影響到相關品牌的聲譽,因此廣告商曾威脅要集體抽廣告。因此Youtube推此新政,希望可以免除廣告出現在極端組織頻道的情況。

這個Youtube新政同逆向選擇有何關係?

現時的情況正是廣告商無法各Youtube短片頻道的質素是好是壞;為免出現廣告出現在不合適的頻道,寧願抽走廣告;進一步的推論就是會出現Adverse Selection,當大型廣告商抽走,這會打擊好質素的頻道的收入,可能令好質素的頻道及影片減少;即是Youtube的廣告市場失效,進而令Youtube的質素受損。

當然,Youtube廣告市場與Akerlof的經典例子不盡相同,例如Youtube是廣告買賣雙方的中介人,他可以調節雙方資訊不對稱的差距;而Youtube的廣告市場本身多以拍賣定價,與原本的只有兩個價格的例子,其以價格調整反映訊息的能力明顯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這個理論是適合用來分析這個情況。

事實上,Youtube的新政正是以訂戶數及收看時數作為頻道質素的替作量度指標(Proxy)。它假定多人睇嘅頻道是有質素的頻道,並透過禁止低質素的賣方進入市場,預先為買方作資訊調整,就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均的難題。問題係,全面禁止低訂戶低時數的頻道賺錢,是否一個萬全之策?這是我未有答案的題目。

Back
Next
Previous articleYouTube的Lemon Market問題 — 同埋佢個解決辦法
Next article依家係咪太多超級英雄美劇呢其實?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