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記者
耶倫在演講《Macroeconomic Research After the Crisis》中,提到另一個金融海嘯後,宏觀經濟學者可作更多研究的方向,就是「通脹是如何形成的」。
Yellen在出席波士頓聯儲銀行的年度經濟學研討會時的演講,因為特別的是今年為這研討會第六十屆,亦可能因此今屆的講者名單亦頗為強勁。研討會的主題為《The Elusive "Great" Recovery: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Business Cycle Dynamics》,有份主講的包括Robert E. Hall、Alan B. Krueger、J. Bradford DeLong等名教授,而參與討論的學者亦包括Olivier Blanchard、Gregory Mankiw、Peter Diamond、Laurence M. Ball等明星宏觀經濟學者,不少論題都相當具前瞻性。
Blanchard等的研究顯示,在多個先進國家都發現有出現「衰退後遺症」(Hysteresis)的情況,而情況都頗常見。下圖為美國自1960年的增長趨勢,圖中黑色虛綫則為多次衰退前的經濟增長原有趨勢,可以見到多次黑色虛綫較代表實際經濟增長的藍色實綫為高,即是說「後遺症」的問題不時出現。
誠如Byron在《跟耶倫主席學經濟》一文中指出,Yellen在演講內提出四個重要的宏觀經濟學研究問題,在這裏我會先詳細討論第一個問題---「經濟不景會否造成長遠傷害?」
經濟學
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咩黎架?
你可能諗緊「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都要解?」我當然覺得個基本概念好多讀者都識,但各位讀者又不妨睇下我有無能力係個簡單概念都俾到啲新資訊你。
European Monetary Fund? 咩黎架?
係近年歐盟經濟改革議程中,成立European Monetary Fund(EMF)嘅建議最令我感興趣。點解歐盟諸國會考慮成立一個歐盟版嘅IMF呢?而歐盟版嘅IMF又係咩意思呢?
下一個金融海嘯的源頭-Coco Bonds
今次同大家介紹一隻金融產品,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件金融工具不單會改變銀行及金融界,同時更可能成為下次金融危機的Trigger(觸發點)。請記住這個名- Coco Bonds,全名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