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陰霾下,美國經濟嘅情緒急轉直下。係呢個時候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又再開始向聯儲局主席Jerome Powell施壓,一方面就係話聯儲局「永遠遲到」,應該快啲減息;同一時間就係話想炒左Powell,指「如果我要佢走,佢會走,仲會走得好快」

Trump炒唔炒得聯儲局主席係一個本網好常寫嘅題目,所以我係度會做嘅係重覆我寫過嘅野…… 再加少少新野。 🙂

基本盤

最基本嘅分析就當然係假設首先美國總統係無權解僱聯儲局主席之外,亦無權炒任何聯儲局理事。喺呢個前題下,有幾點我地要記住:

  1. 目前聯儲局理事會七個席位並無空缺。最快會完成手上任期嘅會係2023年9月先上任嘅Adriana Kugler,佢嘅任期去到明年1月底。
  2. Powell嘅四年聯儲局主席任期由2022年5月開始,去到明年5月15日完結。但記住,所有聯儲局主席首先係一個理事,所以Powell手上亦有一個理事任期,去到2028年1月底。

其他相關嘅詳情可以睇返呢篇《Trump第二任內「改造」聯儲局空間有幾大?Trump第二任內「改造」聯儲局空間有幾大?》,但從上述兩點都見到一件事,就係如果Trump唔可以直接炒任何聯儲局理事會成員的話,佢其實可以做嘅野唔多,要去到下年1月先可以加入到佢想要嘅人選之餘,亦都要等到下年5月Powell個主席任期完先請到個「岩嘴型」嘅新主席。

如果可以炒聯儲局理事呢?

所以個基本盤係一個好悶嘅格局,要有趣啲就要好似Trump咁話佢「可以解僱」聯儲局主席。如果我地有呢個「炒得」嘅假設,其實就咩都可以發生,好直接咁諗就係應該唔只要炒主席,仲要炒多幾個理事,以確保MAGA派系得到嘅係理事會,甚至係FOMC入面每次投票入面嘅大多數。

  • 咁係因為區域聯儲銀行總裁並唔係直接由總統或國會控制,而係由各個區域聯儲銀行嘅董事局挑選。
  • 呢啲董事局係由社會人士(包括當地銀行代表)所組成,所以區域銀行代表唔似聯儲局理事任命,美國總統喺當中並無直接嘅角色;除左區域聯儲銀行總裁嘅任命,最終要聯儲局理事會嘅通過呢一點。

每年12間區域聯儲銀行入面,只有五間有份喺FOMC投票(而紐約係永遠有份)。假設年內有票嘅區域銀行都唔係非常MAGA,咁「安全」起見Trump應該要確保有六位聯儲局理事係親信類。

要炒六個理事,再經過國會任命過程,正常黎講應該係一個非常長時間嘅過程,仲要假設參議院對聯儲局MAGA化無異議先得。感覺上好似唔容易,可能直接對理事及區域總裁作政治威嚇會容易啲;或者更改聯儲局組成?反正咩都唔係無可能。

其實會唔會總統真係可以炒聯儲局主席

會,而呢個可能就係我近一兩個月開始寫嘅Humphrey’s Executor案例問題。

之前都寫過,點解Powell一路咁有信心美國總統唔可以炒聯儲局主席呢?呢份信心係建基於1935年美國最高法院嘅Humphrey’s Executor v. United States案例,呢單案確立左好似聯儲局呢一類獨立政府機構,其國會委任嘅領導層只可以喺「for cause」嘅情況下被總統解僱。

  • 「For cause」就係指「欠效率、失職、瀆職」(for inefficiency, neglect of duty, or malfeasance)

問題係,呢個案例入面提告嘅William Humphrey當年為一位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聯邦貿易委員會)委員,而依家Trump都喺上個月係「無cause」嘅情況,炒左兩位屬民主黨嘅FTC委員,某程度上係直接挑戰Humphrey’s Executor呢個案例。

不過,Trump政府去挑戰Humphrey’s Executor亦唔係全無根據。正如我喺呢篇寫過,保守派別嘅法律人士(包括唔少法官)都認為美國憲法入面嘅Article II(第二條)訂明政府嘅Executive Power(行政權力)歸於總統之手,而「獨立聯邦政府機構」亦應該屬行政權力管轄之內,因此總統有權炒呢啲機構嘅委員,唔一定要「For cause」。

而其實上述FTC委員被炒一案已經係比較遠架啦,再近少少嘅另一單有關Trump政府解僱左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及U.S. Merit Systems Protection Board委員嘅案件,內容同樣係關於呢個Article II對Humphrey’s Executor嘅爭議,而當中有一部份裁決(即係可唔可以維持解僱兩位委員,直至案件完成上訴為止),已經去到最高法院,而按The Economist專門處理最高法院報道嘅記者 Steven Mazie指出,最高法院大可選擇直接拎左單案黎審,並對呢個Humphrey’s Executor嘅適用範圍作一個明確嘅判斷。咁到時就知道,總統係咪真係唔炒得聯儲局主席啦。

(重申,美國法律嘅野我唔係真係咁熟,上述細節可以有錯,請小心再查證)

有一點好值得留意,就係Powell自己都有留意到呢個最新嘅發展,所以喺上星期三(4月16日)佢同前印度央行行長Raghuram Rajan嘅Q&A環節入面,佢就主動回應呢個問題(要留意,完全係佢自己提起,無人直接問佢架)。喺54:16呢個位Powell講左:

I don’t think the decision will apply to the Fed. But I don’t know. This is a situation we are monitoring carefully

然後再指出央行獨立係一個於美國國會及政界受廣泛支持嘅概念,所以唔怕會受損。

一個值得思考嘅問題係點解Powell覺得個決定唔會影響到聯儲局? 一個解讀就係佢有信心就算Humphrey’s Executor嘅適用範圍被收窄,最高法院都會特別列明聯儲局及貨幣政策獨立性,對維持美元價值極為重要,所以會成為一個特別指明嘅例外。

影子聯儲局主席?

寫完咁多資料,我亦都想用黎探討一個近期多左討論嘅問題,就係Trump當選之前已經有講過嘅「影子聯儲局主席」(Shadow Fed Chair)計劃。Trump班子係想任命一個「影子主席」,話明佢會成為下一任主席,甚至喺Powell任期未完就放佢入聯儲局先,以減弱Powell嘅領導。

從上面個基本盤都見到,喺無得炒人嘅情況下要放一個入聯儲局,都要等到下年1月底,然後佢實際可以「影子」Powell嘅時間只係大約得四個月左右,可以有幾大嘅成效呢?

如果你話Trump今日就指明一個Powell繼任人,而佢聽日就開始為未來嘅貨幣政策走向「打開口牌」,咁呢個影子主席就要幫手應對市場現行向Trump經濟政策所施嘅壓力,我唔太相信佢可以同時講好多市場同Trump一樣鐘意嘅說話(你睇下財長Scott Bessett做得幾辛苦)。

反而我想講,Powell唔做主席係絕對可以留任做理事直至2028年初。如果喺咁佢反而可以做一個「逆向影子主席」,去限制Trump新任主席嘅影響力。事實上,Humphrey當年就係被炒後繼續返工(之後病死左,由佢嘅代理人繼續告政府,故此係Humphrey’s Executor)。

當然啦,Powell咁做都可能會損害聯儲局制度,應該就唔會發生。

(其實近期嘅其他例子亦大致見到,被炒嘅獨立政府機構委員好多都無一邊告一邊返工,其中一個原因就係有時法庭會支持政府嘅決定,維持啲委員係審案期間被停職嘅情況。)

但最近兩次Powell出黎演說都有講過一句「I intend to serve the rest of my term」,值得留意嘅係當中個term並唔係眾數,亦無講明係主席個任期定長啲嘅理事任期。呢件事可以發生嘅機會,都唔係零嘅。

The End


如果你覺得本網嘅文章有價值,建議大家係
Google News ;或 Patreon follow 我地
咁就可以最快咁睇到我地新刊登嘅文章。
Previous article美國10年國債孳息點解抽升得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