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由Société Générale集團首席經濟師Olivier Garnier在FT撰寫的文章,探討ECB在QE的收水及退市策略內容有趣,值得一看。
ECB exit strategy need not mimic the Fed’s
A different sequencing mix between tapering and rate rises should not be ruled out
文中主要討論ECB在停止資產購買計劃及加息兩件事的處理上,是否有需要跟隨聯儲局的做法,先停止購買資產,然後才加息至一個「正常」水平。Garnier的看法是歐央行其實不需跟隨這個次序,他提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聯儲局當年是在利率下降至近零息水平後,才推出QE;聯儲局的立場,是QE為利率政策在零息下限面前有失效的情況,所以改用QE刺激經濟,即是QE是替代利率政策的工具。Garnier就指出,歐央行的立場一向是QE為利率政策的輔助工具,而非替代;事實上,歐央行在2015年3月推QE後,就曾兩次減央行存款利率(Deposite Facility rate),因此歐央行如果想同聯儲局一樣,認為退市的策略是將當日救市政策倒轉行一次的話,歐央行或應先加息,再停買債。
另一個原因,是在現時聯儲局似是有意加快調升利率的速度,這會令美元長債息率上升,這亦有機會傳到歐元市場,令歐元長債息率過早上升。由於資產購買計劃的主要功效在於調控長債息率,因此歐央行維持一定的資產購買行動,或可減低長債息率過度波動。Garnier認為合理的做法,是歐央行維持買資產的做法一段時間,但就減少購買金額。
總括而言,他的建議是歐央行在利率方面應採「closer to zero for longer」的態度,即加息令負利率政策不再,但就保證利率會維持在接近零息水平一段時間。資產購買方面,則採「smaller for longer」的方向,即延長資產購買計劃,但減少每月購買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