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載於《香港3.0》

要數近期美國社會最熱烈討論的題目,貧富懸殊必定是其中之一,而Inherited Wealth (家族承傳財富)就被認定為其中一重要成因,要知道「成功需父幹」絕非香港獨有的情況,全球的「二世祖」都是單靠父傳資金「錢搵錢」就發達,成為「特權階級」的。

而Inherited Wealth的討論在經濟學者Thomas Piketty的新書《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在美國出版後就更受注目。書中指已發展國家,可以考慮以全球統一遺產稅制來為平衡貧富懸殊的問題。顯而易見的道理,遺產少了「二世祖」就單靠父傳資金「錢搵錢」的能力就低了。

但著名經濟學者Gregory Mankiw週六就在The New York Times撰文,要為Inherited Wealth平反,並親自拆解「成功需父幹」經濟學!

Mankiw為知名經學者,其撰寫的教學書為最多大學選用的!所以其對經濟學界的影響力相當大。

Mankiw首先解釋遺產的經濟原因,他認為主要有三個。一,是人性本質有跨代的關愛心(Intergenerational Altruism);二,則是因人有維持消費穩定能力的傾向,所以賺錢多的時候就會將部份錢儲起,令其收入減少時可以維持原有消費能力,這亦是富人積蓄遺產之因。而第三個解釋,是Mankiw指出財富同所有事情一樣,都有Regession toward the Mean(回歸平均)的傾向,他引述一研究指,通常最有錢的2%之下一代,都不能維持這般高的財富水平,最終只會變成最高收入的35%人,亦因而有錢人會傾向將錢留給後代。

Mankiw指這三大原因,解釋了為何富人較窮人更願意儲錢給後代。例如若將「財富回歸平均傾向」應用在窮人身上,就指出「窮二代」將較上一代成功,所以上一代就不用留下遺產啦。而多數人擔心的貧富懸殊問題,Mankiw雖表示憂心,但就認為正統的經濟學分析是不會提倡遺產稅。

他指遺產若從另一個角度看是為儲蓄(Savings),亦即所有投資資金之來源,這樣看其實不少Start-up同成功企業擴展業務的資金,都是由這些儲蓄而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資本(Capital,亦可看成財富)回報同所有生產要素一樣,是受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 (邊際回報遞減定律)所限制的,故「二世祖」拿着父傳資產,其可得的回報將傾向愈來愈低,但反而因社會資本愈來愈多,相對下勞動力就愈來愈少,這反而會令勞動力的回報傾向上升!這樣下來,用勞力賺錢的(通常是較窮的人)會從「遺產」中得益, 所以結論是遺產的利益是全社會共享的,立遺產稅前要三思!

看過Mankiw教授的拆解後,我腦中立時出現一個相當貼切的例子,就是某上市公司主席之子,同某女藝人在IFC的傷殘人仕廁所在「Gathering」 30分鐘的故事。第二代不及父親成功,所以父親就儲起大量財富給兒子用。兒子想過將錢投資在資本上(例如開Startup),其所得的Utiltiy(經濟學上的快樂程度量度單位)回報已遞減至太低的水平,故決定將錢轉而投資到勞動力提供者(女藝人?),以尋求更高的Utility回報。

結果,女藝人付出勞動力,成功分得原先「遺產」的一部份,成功令這批財產「流出」,亦證實遺產不只「二世祖」可以得益,整個社會都可以因而得益。(例如IFC同Four Seasons兩個品牌,在事件發生後都得到更多的關注。)

《東周刊》網站截圖

Mankiw教授的分析,其實某程度上跟傳統的自由市場主義所提倡的「滴漏效應」相似。財產雖然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但總有一天會「溢出」而傳到窮人的手上,達致「水漲船高」人人得益的終局。

我某程度上同意教授的分析,但問題是若富人可以同時決定「滴幾多、漏幾多」到窮人手中時,又是否可以理想的社會資源分配呢?

看着東北又將要「被發展」了,我想「滴漏」這回事,都是只適合Coffee的了。

社會,可能要更好發展模式。

The End


如果你覺得本網嘅文章有價值,建議大家係
Google News ;或 Patreon follow 我地
咁就可以最快咁睇到我地新刊登嘅文章。
Previous article《House of Debt》- 點解樓市崩潰會引發金融海嘯?
Next article大陸信貸危機一到,香港銀行真的頂得住?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