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Home Tags Identity Economics

Tag: Identity Economics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經濟學唔作道德批判」⬅ 我有...

不時會見到有人以「經濟學都唔作道德批判嘅」來述經濟學者無情感的形象,但其實呢個睇法唔太全面。 我相信大部份經濟學學生(特別是有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會知道由Milton Friedman早年的Positive Economics概念,大意是指經濟學作為一門實證科學,在推論時應客觀事實而本,集中處理「What is」的問題,而若「應唔應該」這類「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因為後者為Normative Economics的範疇。 問題是不少人會認為Positive Economics就完全代表著經濟學,這有點不太全面......

美國經濟

英國經濟

加拿大經濟

經濟學

咩係量化寬鬆(QE)呢?

QE即係Quantitative Easing 嘅簡稱,中文就譯作量化寬鬆(量寬)。 自金融海嘯後, 多個央行減息去到零息下限,即係名義利率唔可以低過零太多,否則會迫使銀行同居民持有現金,令貨幣政策傳遞失效。所以央行改用利率之外嘅工具黎調控經濟,而QE就係其中之一。

咩係「工業化太早結束症」(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

「工業化太早結束症」係我對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嘅中文譯名。

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咩黎架?

你可能諗緊「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都要解?」我當然覺得個基本概念好多讀者都識,但各位讀者又不妨睇下我有無能力係個簡單概念都俾到啲新資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