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 小額中國郵包關稅降至54%
尋日寫中美貿易戰休戰90日嘅聯合聲明對美國小額入口政策(de minimis)政策無改變,結果係錯左少少嘅。白宮出左最新一份行政命名去正式更改中國關稅,入面包括左對中國小額郵件政策嘅調整。
簡單黎講,就係小額郵包入口稅率由現行嘅120%降至54%。
- 所謂小額,係指價值低於800美元嘅入口郵件。
- 最初喺4月2日嘅講法係郵包要由5月2日起交30%或者25美元一件嘅關稅;邊個方法就由郵遞公司決定,佢地可以一個月轉一次。(行政命令14256)
- 之後隨著中國「反制」關稅政策,Trump政府提高「對等」關稅嘅同時亦調高左小額郵件嘅稅率。首先係4月8日調高至90%或75美元一件(行政命令14259);及後再喺4月9日將個關稅調升至120%或100美元一件(行政命令14266)
你見到我開頭只係講個稅率下調到54%。無錯,因為個每件郵包計嘅關計價格無調低到,仍然係100美元一件。
另一個更變,就係原本每件計關稅會喺6月1日再上調。
- 4月2日話只係將每件嘅關稅加至50美元一件;
- 4月8日話會加至150美元一件
- 4月9日就話會加到去200美元一件
依家休戰,上述所有6月1日嘅調整語句都直接取消左啦。
5月12日 – 中美同意「對等」「反制」關稅調低至10% 為期90日
中美喺日內瓦談判兩日後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將「對等」(Reciprocal) 及「反制」關稅調低至10%,由5月14日開始,為期90日。
- 喺聲明入面嘅講法,係美國會將行政命令14257入面訂明嘅中國關稅降低24個百分點。行政命令14257就係4月2日公佈所謂「對等關稅」嗰份,入面係訂明中國關稅會加至34%。
- 然後白宮再補充佢地會減除行政命令14259及14266加入嘅額外關稅。用返人話講,就係Trump政府之後兩次因為中國「反制」關稅而反擊再加嘅稅率。
- 14259號喺4月8日將關稅由34%加至84%;
- 而14266號則喺4月9日,將全球除左中國以外所有國家嘅關稅降至10%,但中國關稅則加至125%。
中國方面嘅講法都大致一樣,只係「行政命令」改成「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第5号和第6号」。
所以目前暫停90日嘅只係「對等」,但因為Trump政府亦有喺2月1日因為Fentanyl毒品問題向所有中國入口額外徵收10%關稅,並喺3月3日將稅率調高至20%。呢個Fentanyl關稅係無因為今次會議而改變,所以中國入口最基本都仲要俾30%關稅。
雖然停止中國再享小額入口免稅優惠(de minimis)嘅政策都係同行政命令14257、14259及14266有關,但中美聯合聲明寫明只係調整關稅率,所以呢個針對Temu及Shein嘅政策仍然有效。 (更新:但稅率有改變,見上面5月13日報道。)
亦一如以往,中國仍然面對Trump第一任及Biden年代針對個別產品嘅關稅,所以整體關稅率仍然唔只30%。例如針筒入口就因為Biden時期開徵嘅100%關稅,加上現行嘅30%關稅,所以仍然要俾130%關稅。
5月8日 – 英美貿易協議(定協議框架?)
英美兩國公佈貿易deal,而個協定本身比較實在嘅內容主要係:
- 最實在嘅就係美國入口英國汽車頭10萬,將唔需要俾「汽車關稅」稅率,「只係」需要俾10%「對等關稅」。
最實在,因為呢個係同時出現係白宮嘅fact sheet同英國政府嘅聲明入面。唯一嘅差異係,英國話汽車出口美國本來嘅關稅係27.5%,但白宮講汽車關稅係25%。
- 按《衛報》嘅解釋,係因為英國車入口美國本身要交2.5%嘅最惠國待遇(MFN)關稅,Trump汽車關稅係額外上加,所以英國計嘅先係實數(但然後10%「對等」關稅又唔洗加返MFN?我都唔知啦⋯⋯)
- 據英國政府10萬架就大約係一年往美國汽車出口量。
另一個重點,就係英國「應該」係可以免於美國鋼鋁關稅
- 呢個講法可以由英方嘅聲明見到;
- 美國fact sheet嘅講法係「將會同英國繼續協商額外嘅鋼鋁關稅安排」,而呢個deal會「建立一個英美鋼鋁貿易聯盟」。
事實上,Trump記者會上都講左呢個Deal嘅一啲細節要再經商討,之後再詳細公佈。
- 更新:美國貿易代表公佈嘅協定基礎講到,所謂嘅鋼鋁免税,實際上都只係美國打算喺英國可以確保佢嘅供應鏈「安全」及釐清佢嘅生產設施嘅擁有權(大概就係要排除中國嘅影響力),就會向英國批出免稅限額。
但整體而言,無例外嘅話英國入口都仍然要俾最低10%關稅。
咁美國又喺呢個deal得到咩好處呢?
最基本,美國嘅牛肉及乙醇都可以零關稅入口。而白宮嘅fact sheet有提到個deal應該係包括其他農產品及工業產品,白宮稱一共可以為美國開創50億美元嘅出口商機,故上述兩者只係明確嘅例子。
- 英國嘅講法係會同美國設有1.3萬公噸嘅對等牛肉入口市場開放。
- 據衛報解釋,目前美國係同加拿大分享1000公噸嘅牛肉入口限額,加拿大係零關稅,美國要20%。依家就係俾美國1.3萬公噸嘅零關稅限額。
- 更新: 而按之後由美國貿易代表公佈嘅協定基礎可以見到,美國乙醇入口嘅關稅優惠待遇都係有配額嘅,就係14公升。
另外,就有一啲喺記者會現場講嘅deal內容:
- 例如商務部長Lutnick就話英國某間無開名嘅航空公司會購入總值100億美元嘅波音飛機。
- 同時美國又應該會向Rolls-Royce嘅飛機引擎同零件提供入口免關稅。(WSJ)
但呢啲因為無喺本身已經唔太詳細嘅公佈文件入面講到,所以唔知最後係咪真係全數會發生啦。
雙方都講明,呢個目前係一個協議基礎,細節會喺再經協商後大約喺幾個星期公佈。
英首相Starmer好明顯係乘自己同Trump目前仍算關係良好,賣個人情又幫自己拎個頭彩,所以超前公佈左一啲佢地都有信心可以成真嘅內容先。到底其他國家可唔可以咁樣去公佈trade deal呢? 我諗都係要啲比較友好嘅盟國先可以啦。
5月7日
1) Trump喺Truth Social預告會喺周四早上10點同一個無開名嘅「大國」(big, and highly respected country)簽貿易協議。而WSJ就預先報道左呢個大國就係英國。
FT早一日就引述消息人士指英美貿易協議當中,包括美國會設立限額(quota)以向部份英國入口豁免鋼鐵及汽車關稅。
- 而英國提供嘅誘因就係會減低針對科企嘅Digital Service Tax、削減美國汽車及農產品入口關稅。
- 但英國拒絕喺食品生產準則要求上向美國作退讓,因為呢啲食品安全要求對英國與歐盟黎緊嘅「Reset」談判相當重要。
2) 歐盟準備緊嘅報復關稅會針對總值1000億歐元嘅美國入口,成個名單打算星期四公佈,預定只會喺7月14日前仲未同美國達成任何貿易協定先會執行,據FT引述知情人士報道。
- 其中,歐盟打算將波音嘅民用飛機列入報復關稅名單之內。
- 7月14日亦為現時正暫緩、針對210億歐元美國入口嘅反擊關稅暫定嘅執行日期。
3) Trump政府打算廢除Biden喺臨退任前設立嘅AI晶片出口限制制度。
- 消息已經得到商務部證實。
- 該名為AI diffusion rule(AI擴散法規)嘅制度原定本月15日生效。
5月1日
1) 美國海關出左通告,講明如果入口美國嘅加拿大及墨西哥汽車零件,只要合USMCA資格就可以豁免5月3日開始徵收嘅25%汽車零件關稅。
其實個講法同白宮3月底嘅公告無太大嘅出入,只不過當時嘅講法係合USMCA嘅汽車零件會免關稅,直至商務部訂立機制去向零件嘅非美國制成份徵稅為止。咁呢個機制一直無出現,亦因此USMCA零件持續免稅。
2) CEO Tim Cook喺業績後分析員會議指,第二季蘋果大部分(majority)係美國出售嘅iPhone將會係印度入口,而其他產品包括Mac、Airpod、Apple Watch及iPad都會絕大多數會黎自越南。(WSJ)
4月29日
1) 尋日WSJ已經預告左,Trump政府為降低汽車關稅為車廠帶黎嘅負擔,會豁免車廠其他關稅款項,而今日相關嘅行政命令就正式出籠。
第一個行政命令嘅重點就係減少關稅「架床疊屋」嘅情況,亦將關稅改成所謂嘅Non-stacking。
相關嘅關稅包括三款:
- 3月底公佈嘅汽車關稅 — 即非美國製造嘅汽車喺4月3日開始收25%關稅,及入口汽車零件亦會由5月3日開始收25%關稅。
- 向墨西哥及加拿大收嘅所謂Fentanyl(芬太尼毒品)關稅— 即係由3月4日開始向兩國未獲USMCA貿易協議資格嘅入口收取25%關稅(除左能源及鉀鹽入口就收10%)。
- 由3月12日開始向鋼鋁產品徵收嘅25%關稅。
咁大家都見到,呢度係唔包括4月2日公佈嘅所謂「對等關稅」,即係每個國家都有份,用「方程式」計嘅嗰項關稅。而呢度亦唔包括對中國嘅Fentanyl關稅。
好,咁最新份行政命令要消除嘅「架床疊屋」就係指:
- 當一間車廠俾左上述1號嘅汽車關稅,佢地就唔要需要俾相關嘅2號同3號關稅。
- 而如果入口商俾左上述2號關稅(即由墨國及加國入口嘅產品),就唔再需要俾鋼鋁產品關稅。
而上述嘅「優惠」係由3月4日開始計,所以先前收多嘅關稅應該可得到退還。但個名命都講明,絕大部分嘅中國入口關稅,都唔會受惠於呢個新安排。
2) 另一張公告就係更改左汽車關稅嘅內容:
- 首先係美國裝組嘅汽車可以得到最高相當於車價3.75%嘅汽車零件入口關稅抵銷(import adjustment offset),呢個回水比率由4月3日開始至下年4月30日;下年5月開始個比率就會下調至2%。
- 如果零件入口關率開支低過呢個比率,只會收到俾左嘅關稅嘅回水。3.75%,就係當一件美國裝組嘅車如果只用15%嘅外國零件,咁就岩岩好可以拎足回水(15% x 25%)。
兩者夾埋就好明顯係希望減輕汽車業短期嘅成本急升問題。但係咪完全解決到危機,就真係不得而知啦。
3) 路透引述幾位無開名嘅印度官員指,該國打算喺同美國嘅關稅協訂加入一個「forward most-favoured-nation(持續最惠國待遇)」嘅條款,確保就算將來印度就算同其他國家有更好嘅安排,美國都可以得到同樣嘅待遇。呢個安排(與及其他讓步嘅建議)係因為印度希望可加快同美國談判進度;但該國亦希望美國可以確保佢地會取替中國成為某啲產品嘅主要入口地。
今日下畫,Trump亦都講左佢覺得好快可以同印度有deal。
4) Punchbowl News引述知情人士報道,Amazon打算向顧客顯示關稅成本。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係早上嘅記者會指,Amazon呢個舉動係「具敵意嘅政治行為」。
及後,Jeff Bezos持有嘅Washington Post引述Amazon嘅聲明:
「嗰個顯示關稅嘅建議,只係我地嘅Amazon Haul(即廉價版本,用黎應對Temu嘅)先有考慮過。我地主網站諗都無諗過呢件事,亦唔會喺任何Amazon產品出現呢個做法。」
多個美媒引知情人士指,Trump見到報道後就左個電話俾Bezos投訴。
4月25日
1) 先講左Trump最新嘅講法,就係佢坐Air Force One往前往梵蒂岡出席教宗葬禮對記者講,佢未必會喺90日暫緩後再推另一個緩衝期;而喺中國提供到顯著嘅交換條件(something substantial in return)前,都唔會調低對中國嘅關稅。Trump亦都話金融市場開始「適應」或者理解佢嘅關稅政策,所以開始升返。
2) WSJ亦引述消息人士指,USTR(美國貿易代表)正確立一個關稅談判方式嘅框架,希望簡化談判過程。個講法係美國會將18個主要嘅貿易談判對手分成三組,每個星期同六個國家談判,然後下個星期同下一組傾;換言之,係會每個三個星期同啲國家傾一個星期,直至7月8日為止。
- 同時USTR會訂出一系列談判題目 — 包括關稅及貿易限額、非關稅貿易限制、數碼貿易(Digital trade),來源地規則(rules of origin for products)及其他經濟安全議題 — 然後就針對呢啲題目提出美國嘅要求
- 至於點解係18個國家呢?就係因為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幾日前話白宮收到18個貿易談判建議書。
3) 時代雜誌今朝刊出Trump專訪,Trump強調習近平有同佢通電話。佢亦都話佢未來三四個星期就會公佈啲傾掂左貿易嘅deal,同埋佢話已經搞掂多達200個deals(前文後理應該係包括同一啲公司嘅deal)。
4) Bloomberg 周五早上話中國考慮免部份美國入口125%嘅關稅,例如醫療設備及化學品如ethane,與及飛機借賃免關稅等。之後路透都有個報道話,中國政府通知左商界有部份貨品可以免關稅,亦正向商界收集一系列產品免稅嘅建議,但呢啲都係未得到官方確認嘅。
5) FT引述消息人士話蘋果打算喺2026年底就將全部美國出售嘅iPhone變成印度制造。由於目前大約喺美國銷售嘅iPhone為每年6000萬部,所以印度生產量要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