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係度睇緊啲有關International Economics論文,發現自己係International Trade呢個課題上面,從來只係識Comparative Advantage嘅個念,仲要學得唔係咁好…

咩係Comparative Advantage?

好簡單咁講,就係做分工合作嘅決定時,邊個做咩野唔係取決於直接嘅金錢成本,而係要睇機會成本;即係做一件事時你放棄左嘅係咩。如果你放棄嘅野係最少嘅話,呢件事就應該由你黎做。

傳統嘅例子就係A國生產紅酒B國生產牛油,但今次我地不如試下用另一個例子化簡為煩,將簡單嘅野講到有咁複雜得咁複雜


係一個簡化嘅世界入面就只有兩份工作,一係做經濟學者,二係做經濟記者。又假設呢兩份工取決嘅技能分別有三種,做經濟學者要叻經濟常識同數學邏輯,做經濟記者要識經濟常識同寫字。又再假設每種技能都有分三種天份(高中低),而唔同嘅天份會影響到學習所需嘅時間,例如高天份用一年,天份中庸者三年,低天份者六年。

假如有兩個人- B君同C君,兩位都係立志要成為經濟學者嘅。
B君不論係數學邏輯定經濟常識都係高天份嘅,同寫字都係中等天份;
另一方面,C君就係經濟常識及寫字能力有中庸份、數學邏輯天份低。
好啦,咁兩份工作會係點分配?

咁當然係講成本啦,係上述嘅設定我地可以先用學習所花費嘅時間,黎統一計算兩人做每份工嘅學習時間成本。

B君做經濟學者嘅話,佢需要用一年時間學習經濟常識,加一年時間學數學,共花兩年;
B君做經濟記者嘅話,佢需要用一年時間學習經濟常識,加三年時間學寫字,共花四年;

C君做經濟學者嘅話,佢需要用三年時間學習經濟常識,加六年時間學數學,共花九年;
C君做經濟記者嘅話,佢需要用三年時間學習經濟常識,加三年時間學寫字,共花六年;

咁B君花少啲時間就可以成為經濟學者,當然俾佢做;但B君亦都可以花少啲時間就可以成為經濟記者,又要俾佢做?


咁個情況係,我地可以轉睇機會成本。如果由B君做經濟學者,佢自己可以節省兩年時間之餘,C君亦可以節省三年時間,兩人共節省五年。咁呢個分工合作,可以令資源更有效率分配。

而理論上,下一步就係兩人可以進行交易,因為B君做左經濟學者,唔得閒處理新聞資訊,咁佢就可以向做記者嘅C君買新聞資訊,最多會俾相當於兩年學習成本嘅價值。倒轉頭,C君無投資經濟學術研究,咁佢可以俾錢B君,叫佢教授經濟學術知識,最多佢會俾到相當於三年學習時間嘅價值。

係呢個情況下,兩個人都會最大嘅得益,互惠互利啊!


上述嘅個例子,係好似以前啲考試題目咁不必要地複雜,我仲要係隨意地一邊寫一邊創作。如果你咁都覺得學到野,真係要寫個服字俾你。

The End


如果你覺得本網嘅文章有價值,建議大家係
Google News ;或 Patreon follow 我地
咁就可以最快咁睇到我地新刊登嘅文章。
Previous article咩係Circular Flow of Income?
Next articleAlchian-Allen效應? 用Essential Phone做例子解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