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買票」這回事,相信香港及台灣的讀者都相當「熟悉」。買票雖是一個「經濟」行為,但少見經濟學對買票行為有太多分析,一方面可能因為買票動機太明顯,二來選票不記名,且買票犯法,買票相關數據難求,要做分析不易。

以往經濟學者較多注意「宏觀買票」問題,亦即是所謂的政治經濟週期問題,即在位政治為求在下屆選舉勝選,有動機在任期完結前推出特別刺激性的經濟政策,以提高下屆勝選機會。這類分析的重點是政府以「經濟政策」間接買票,與更「貼身」的政黨向選民直接提供現金或禮物,以賄賂選民投該黨的情況,有顯着的分別。

一份由四名學者撰字的論文《Vote Buying or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s) as Usual?》就為選舉買票的經濟分析,帶來新一個角度。論文的名題是,如果買票通是在選舉前一兩天向選民提供現金或禮物,這是否等於現金的需求,會在選舉前特別高?

研究發現,在不少發展中國家的選舉前一個星期或當月(因為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公佈週度數字),M1是有明顯上升情況。

論文找來以下幾個案例:


尼日利亞2007年總統大選 | EconReporter

亞美尼亞2012年5月6日國家大選 | EconReporter

波利維亞2009年大選 | EconReporter

印尼2014年國會及總統大選 | EconReporter


買票同M1有何關係呢? 其實只有當買票行為涉及以下情況,才會在M1反映出來。第一個情況,是進行買票的政治團體,用來買票的資金是由出售固定資產(更準確的說法是非流動資產,illiquid Assets)所得來,因為M1本身包含現金及各位放在銀行支票戶口內的款額,所以如果政黨直接將手上持有的現金,用來買票,基本上是不會在M1數字中觀察得到的。但如果政黨先出售一些資產,例如股票、基金,或者將錢由定期存款轉出來,這才會顯現在M1數字之中。

另一個情況,是政黨的買票現金,是由「影子經濟」轉出來,即是錢是由非法活動而來,如犯毒、賣軍火等,這些現金一直被黑幫存放在「不見光」的地方。當要用現金買票,錢就由影子經濟轉出來,重見天日,當選民收錢存入銀行,M1就出現增長。

研究發現,選舉期間出現M1顯著增加的疑似買票情況的,主要是較為窮困及教育水平較低的國家,如下圖就可見,當一國的大專教育水平比例較高,出現選舉-M1增長的幅度愈低。

Image

而這圖就顯示,當收入低於2美元(以PPP匯價換算)的人口比例愈高,選舉-M1增長的幅度愈大。

Image

正因為上述兩大原因,選舉-M1增長效應較大的地區,主要為南亞、非洲、東亞及拉美地區。

Image

當然,有人會問所謂的選舉-M1增長關系,是否只是因為選舉本身有大量正當開支,而這些開支令M1增加。撰寫研究的學者指,如果在這個情況下,M1增加不會集中在選前一星期或一個月,亦不會只在較落後的地區出現。

讀到這裏,你可能心中出現一個疑問:「香港及台灣選前的M1有否出現顯著升幅?」抱歉,這個我未有時間調查(更大的原因是我唔想死),所以各位看官不妨自行查看一下。

🙂


參考資料:Detecting vote buying in monetary aggregates: New evidence on monetary political cycles
Cover Photo:thegoldguys.blogspot.com/

The End


如果你覺得本網嘅文章有價值,建議大家係
Google News ;或 Patreon follow 我地
咁就可以最快咁睇到我地新刊登嘅文章。
Previous article印尼2014年國會及總統大選
Next article美垃圾債息升上「危險水平」 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