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Home Tags Alan Taylor

Tag: Alan Taylor

經濟學實證:買樓好過炒股 &#...

之前篇《經濟學實證:買樓好過炒股》收到唔少讀者嘅回應,當中包括對研究的質疑,例如認為研究沒有足夠考慮到買樓同買股票嘅分別。我希望係今次呢篇文章,就補充一下研究入面有關兩個回報率的可信性,及幾位學者對結果進行過的核實程序。

經濟學實證:買樓好過炒股

買樓好過炒股這個結論,是來自新研究《The Rate of Return on Everything, 1870-2015》嚴謹地整理出的各項實質投資回報數據。

所謂嘅Secular Stag...

Òscar Jordà、 Katharina Knoll、 Dmitry Kuvshinov、 Moritz Schularick同 Alan M. Taylor 嘅研究The Rate of Return on Everything, 1870-2015顯示,金融海嘯後的實質利率水平,其實在歷史上並唔算特別低,例如在一戰、二戰及1970年代都先後錄得一段時期的負實質利率。

美國經濟

英國經濟

加拿大經濟

經濟學

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咩黎架?

你可能諗緊「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都要解?」我當然覺得個基本概念好多讀者都識,但各位讀者又不妨睇下我有無能力係個簡單概念都俾到啲新資訊你。

金融海嘯前嘅聯儲局利率制度 – Corridor System

係2008年以前,聯儲局採用嘅利率操控制度係叫做Corridor System(走廊式),即係話個利率理論上可以係一個區域內上落;而個走廊嘅天花係Discount Rate(貼現窗利率),地板就係零息下限(Zero Lower Bound),聯邦儲備利率(Fed Fund Rate)理論上可以係呢兩個利率之間升跌上落。

銀行與政府財政嘅累鬥累偱環

歐債危機之後經濟學者學識左銀行體系同政府財政,可以係危機時形成一個累鬥累嘅惡性偱環。即係,銀行體系出現問題時,可能會拖累國家財政穩定;而國家財政不穩又可能反過黎令銀行體系受到更大嘅衝擊。 早前ECB就刊出一篇論文《Managing the sovereign-bank nexus》詳細論述呢個累鬥累偱環,據七位合著嘅經濟學者嘅整理,銀行同財政之間嘅惡性偱環可以歸納為三條風險傳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