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要討論嘅係Byron呢篇文章:

篇文主要介紹由哈佛學者Robin Greenwood、Andrei Shleifer和博士候選人Yang You合著嘅研究《Bubble for Fama》,按Byron的簡介:

研究題為《給法馬的泡沫》(Bubbles for Fama),首要目的當然是驗證諾獎得主法馬(Eugene Fama)的觀點:股價急升不能預示股價急跌,泡沫之說根本是馬後炮的胡說八道!

其實在《Bubble for Fama》原文中,開首正是引述Fama的一段話:

段話其實來自以下一個Chicago Booth 嘅Youtube專訪:

呢個訪問唔只Fama專訪這樣簡單,而係請來行為經濟學元祖學者Richard Thaler來與Fama作一次辯論,辯論到底有有無「泡沬」這回事。

當然,我們可以預見個辯論無得出勝負,但當中嘅論點就極為值得各位細看。依家更啟發三名哈佛大學學者作一個新研究,可見訪問嘅價值之高。


回說《Bubbles for Fama》。三位學者就利用美股自1928年以來各行業分類指數嘅回報表現,黎測試股市回報可唔可以達到Fama對泡沬嘅要求。

用行業分類就係要令樣本多啲,而研究要觀察嘅就係當指數急升之後嘅表現。急升嘅定義頗嚴謹,首先要最近兩年升幅超過100%,同時亦要係過去五年有50%嘅回報;呢個雙重要求係用黎減低「急升」內錯誤計及大跌市後嘅反彈浪嘅機會,因為反彈唔算係「泡沬」。

係1928年至2014年之間一共40次行業指數錄得100%數或以上嘅回報。40次一倍升幅中,有21次係急跌收場,另外19次就無急跌。急跌,三位學者定義為之後錄得40%嘅跌幅。

下圖就顯示呢40次美股急升之後嘅平均回報,可以見到100%升幅之後平均而言(藍虛綫)回報係持續橫向,即係股市急升唔能夠預測未來股市會出現急跌,即係「泡沬」市況之後唔一定爆。

呢個為Fama對「泡沬」現象係數據上能見度嘅質疑,提供一定支持。


三位研究員雖然指出數據支持Fama嘅講法,即係「泡沬」爆唔爆機會只係一半半,數據未能夠有系統顯示市場無效率,即係泡沬係難以驗證。

不過,研究有另一個好重要嘅結論,就係急升嘅幅度愈高,之後出現急跌嘅機會都會愈高。

下圖就係四種不同回報計法下,升幅回報(橫軸)與之後出現40%跌幅機率嘅關係,係右向上斜,即係升市回報愈高,跌四成嘅機會愈大。

以下係另一個睇法,係唔同過去兩年回報係50%、75%、100%、125%同150%之後,錄得40%跌市嘅比例由20%升到35%,再升到53%,之後76%同80%。

三位學者重申,呢個升幅愈高急跌機率愈高嘅現象並唔必然反映市場無效率。但研究進一步顯示之後會急跌嘅急升,其實係有特徵可尋。呢一堆特徵分別係市場波幅會係跌市前抽高、上市公司平均年齡會下降、市帳率較高同高市盈率等。

以下就係顯示市場波幅會係跌市前抽高嘅圖:

上市公司平均年齡會下降:

市帳率升至較高水平;要留意下圖係Book-to-market ratio,即係市帳率上下反轉:

市盈率愈升愈高:


三位學者就試用上述嘅「泡沬」特徵黎設計一個投資策略:如果行業回報係兩年升左100%同時又出現上述波幅急升等特微時,就將該行業嘅股份出售並轉持risk-free資產。將呢個策略套用係佢地嘅歷史數據上,就可以係「泡沬」後一年賺到7%,兩年賺8%,四年賺17%。

相對而言,如果係果行業回報係兩年升左100%之後繼續持股,一年嘅回報平約係0%,兩年嘅回報係8%,四年則係12%。

換言之,研究數據顯示呢類「補捉泡沬」嘅策略可以創造「額外回報」;呢個就係對市場效率質疑嘅證據,因為投資者有可能分辦會爆同唔會爆嘅「泡沬」,並從中有系統咁取利。


研究全文

The End


如果你覺得本網嘅文章有價值,強烈建議大家係 Google News follow 我地。
Econ記者亦正研發Substack Newsletter,不定期向各位發送我地嘅經濟學術及經濟時事討論文章。
Previous articleHelicopter Money是甚麼?
Next articleECB的QE退市策略未必要跟聯儲局
Econ記者網站新聞團隊(絕大部份時間其實得一個人主理)

留言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