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Short 將會在1月21日在香港上映(台灣好像是1月15日),本人對這套電影相當期待,但原因與各位可能有點不同。

首先,我不是Michael Lewis的忠實讀者,我每次讀(/聽) Lewis的名作時,都會認為他寫書故事性過強,而我傾好讀金融相關書本時選資料性為主的一些,所以《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本身不太算是我杯茶。

但今年六月,我在聽其中一集EconTalk Podcast,該集是由主持Russ Roberts訪問我偶像,Planet Money的創辦人之一Adam Davidson。Adam Davidson只是一位經濟記者,不是經濟學者,上Econtalk談甚麼呢?

Davidson在五月於其NYT專欄《On Money》寫了一篇What Hollywood Can Teach Us About the Future of Work,文中談及的是Davidson在Hollywood擔任「技術顧問」的經驗,及他認為Hollywood的「營運方式」值得整體經濟借鏡的地方。

Russ Roberts找他上Econtalk的原因,就是希望他談一談其擔任「技術顧問」的經驗。那Davidson是在那套電影擔當這顧問一職?

就是《The Big Short》!

這就是該集EconTalk~ 快按Play!

The Big Short導演 Adam McKay 希望有請一位顧問,在拍攝期間可以幫手向拍攝團隊解釋金融術語(例如CDO,CDS類),剛好 Adam McKay 認識Davidson的兄長(弟?),得知Davidson在金融海潚期間作過大量相關而且出色的報道,就決定請Davidson擔任顧問。

在這集Econtalk中,Davidson就受聽眾解釋他在The Big Short拍攝期間負責的工作。其中一個我好記得的例子,是Davidson負責與Bloomberg接洽,安排在拍攝場地,在各演員台上的Bloomberg機的安排。Davidson不單安排借機的事務,他更會安排每位演員台上的Bloomberg 機到底應該在鏡頭前,顯示那些版面,才符合該角色的職位及背景! 而Davidson亦解釋,角色桌上的紙張,上面的資料也是經過深思,與該場面相關的! 有演員就真的細讀桌上的紙張,驚奇的說:「原來我個角色當時就是在讀這些!」

Hollywood電影會追求這些「細節」,是我意想不到的!(說到底,我是看TVB電視劇及王晶電影長大的,電影細節毫無追求是「常識」)正因如此,我希望入場看清每一張桌上的紙張,及每一台Bloomberg機的畫面,看看到底有多認真。

The End


如果你覺得本網嘅文章有價值,強烈建議大家係 Google News follow 我地。
Econ記者亦正研發Substack Newsletter,不定期向各位發送我地嘅經濟學術及經濟時事討論文章。
Previous article美國加息其實唔易…但做得好成功
Next article再用Freakonomics教你「建制派是如何傳遞資訊」同「你如何成了幫凶」
Econ記者網站新聞團隊(絕大部份時間其實得一個人主理)